项目名称 | 深圳市林业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完善研究 | 采购类型 | 服务类 | |||||||
采购人名称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管理处 | 采购方式 | 自行采购竞争性谈判 | |||||||
财政预算限额(元) | 800,000 | 资金来源 | 2020年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市局) | |||||||
项目背景 | 2019年年初,为落实国家关于自然资源管理改革要求,我市机构改革组建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加挂市林业局的牌子,将原林业管理等管理职能整合,建立全市集中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构改革运行一年多以来,林业管理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十分有必要对机构改革运行情况进行系统评估总结,为我市林业管理走出具有深圳特色的道路提出优化完善建议。 (一)体制机制优化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最新机构改革的客观要求 2018年国家启动机构改革以来,将林业管理职能划转到自然资源部,其内设机构设置等也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比如近两年来,为进一步加大林业部门在森林火灾预防和早期处置方面的工作力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省林业局分别增设了森林火灾预防部门,我局作为市级林业管理部门,如何设置森林防火部门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同时,各区、街道如何更好设置森林防火部门,三级部门如何共同发挥合力推动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已是迫切需要研究的内容。 (二)体制机制优化是解决我市林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1、林业属地管理要求与我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垂直管理体制存在不协调 国家关于林业管理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林地审批制度和技术规范等,涉及到林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湿地管理、生态修复等方方面面;林业属地管理强调通过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将森林资源保护任务落实到所在的辖区政府,而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辖区管理局作为市局的派出机构,虽然明确管理局也作为区政府的工作部门,但是人财物都是由市局管理,无论是科室设置、经费支出还有专业人员安排,管理局均难以承担辖区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责。 2、现有林业综合执法体制机制运行不畅。2013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确定跨部门综合执法的方式,建立了从市到区到街道的综合执法队伍,林业的行政执法权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承担;机构改革后,林业管理职能划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部门不承担林业行政审批事项和业务管理,但是林业的行政执法权仍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承担(刑事执法由划归公安系统的森林公安承担),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执法由原来的在城市管理部门内部协调,变成了两个局之间的部门协调,增加了林业管理综合执法难度。 3、涉及林业管理的我局内部处室之间工作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目前,市林业局承担林地管理、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与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多方面的职能,在履行职能工作中,与局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生态修复管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评估、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等业务处室之间均有交叉,有待进一步理清。 (三)体制机制优化是我市建立先行示范区林业管理工作的内在需要 在全国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深圳更是被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定位,这对深圳的林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创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重大契机,深圳完全可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林业管理新模式。我们需要进一步梳理林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在学习借鉴相关城市林业管理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深圳林业管理体制机制提出合理的优化完善建议,充分理顺深圳林业管理的现有体制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在林业管理方面树立深圳典范和样板。
| |||||||||
投标人资质要求 | 注意:提供明确、具体的资格要求(设置的投标人资格要求必须提交有法律法规依据,且不具备倾向性) 一、本项目不接受关联企业投标。 二、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不允许投标人对本招标货物及相关服务进行分包和转包。 | |||||||||
需求内容 | 序号 | 采购计划编号 | 需求内容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财政预算限额(元) | |||
1 | 深圳市林业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完善研究 | 1 | 项 | 800,000 | ||||||
具体技术要求 | 注意:提供服务总体要求、服务标的(如人员、车辆、检测对象、管理对象)数量情况、详细具体的服务需求内容及工作量情况(以能给供应商准确的报价依据,使不同供应商的项目报价不至于差距过大作为判断需求“详细具体”的标准) 一、工作目标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关于林业管理机构设置的要求。近两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分别在原来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了森林防火部门,我市、区、街道三级如何合理高效设置森林防火部门,如何与公安、应急管理部门进行联动,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是解决我市林业管理遇到的现实问题。我市机构改革一年多以来,林业管理无论是在执法管理、市区街道三级职责的划分,还是我局内部处室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十分有必要开展体制机制研究,进一步理顺职责边界,共同发挥合力,推进我市林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内容 (一)国家林业管理相关政策解读和形势研判 一是对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改革后,国家、省先后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等进行研读;二是研判当前林业管理工作的国家、省层面的改革工作要求,结合国家关于林业管理的最新要求,梳理深圳林业管理体制机制建构的最优方案,为下一步林业管理工作思路提供指导。 (二)深圳林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深圳机构改革以来,我市林业管理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林业管理体制、运行制度等管理情况进行研究评估。重点围绕规划和自然资源改革以来,我市在林业部门设置情况、市、区、街道三级部门的林业管理运作情况、涉及森林防火的部门之间协力合作机制、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内部涉林处室之间的职责分工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根源,为后期提出优化完善建议提供支撑。 (三)相关城市林业管理经验借鉴 对全国各地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试点工作、改革动态进行跟踪,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尤其是林业覆盖率高、管理好的城市成功做法,对其在林业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管理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分析研究各种林业管理模式的利弊,为深圳林业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四)林业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的对策建议 立足于深圳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定位,立足长远,对深圳林业管理体制架构、管理机制进行筹划,对深圳林业管理制度进行系统谋划,开展不同管理模式下(属地管理、市垂直管理)的比较研究,围绕市区街道三级管理、林业审批管理与林业综合执法、林业管理与全链条自然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提出优化深化林业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 三、技术要求 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提升研究工作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座谈研讨:广泛听取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局林业相关科室、区相关部门、街道、林业经营者等的诉求和建议,为林业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 (2)调研学习:赴相关城市调研学习,借鉴各地在林业管理成功做法与经验。 (3)政策分析:分析国家、广东省以及其他地区等在林业管理方面出台的政策文件等,吸取其中有益做法,为我市林业管理提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及形式 预期成果内容主要包括: (一)总报告 (1个) 《深圳市林业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完善研究》总报告(为我市林业管理部门设置、职能划分等提供决策建议) (二)专题报告(2个) 1、《相关城市林业管理经验借鉴报告》(为我市林业管理优化完善思路提供参考借鉴) 2、《关于深圳林业管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市政府,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 |||||||||
商务需求 | 注意:提供项目服务期限(完成期限)、项目进度安排、付款方式、验收要求、培训要求、售后服务要求 一、完成期限 项目服务期限: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二、项目进度安排 中标方应按合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推进项目工作。 三、投标报价要求 (一)本项目调查评价费用应包括劳务费、工具费、劳保费、安全费、法定税费和企业的利润。由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所提供的资料自行测算投标报价;一经中标,投标报价总价作为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金额,合同期限内不作调整; (二)投标人应根据本企业的成本自行决定报价,但不得以低于其企业成本的报价投标; (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超过财政预算限额,投标报价超出预算金额的将作废标处理;本项目财政预算为:捌拾万元整(800,000元); (四)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应是本项目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上所列的各项内容中所述的全部,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重复,并以投标人提出的综合单价或总价为依据; (五)参与报价供应商应先到项目地点踏勘以充分了解项目的位置、情况、道路及任何其它足以影响投标报价的情况,任何因忽视或误解项目情况而导致的索赔或服务期限延长申请将不获批准; (六)投标人不得期望通过索赔等方式获取补偿,否则,除可能遭到拒绝外,还有可能将被作为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并可能影响其以后参加政府采购的项目投标。各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虑投标报价的风险。 四、项目付款 本合同价款分两次支付: 第一次:合同签订并完成初步成果后支付总费用的50%; 第二次:完成全部项目内容,经主办处室审查通过后支付剩余总费用的50%。 五、项目服务要求 (一)中标方应按合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推进项目工作。 (二)中标方项目负责人应按采购方的要求参加本项目审查和讨论的全部工作会议,并负责汇报和答疑相关工作。 (三)中标方应接受采购方对项目内容、项目完成质量、完成进度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六、其他要求 (一)为保证项目工期和质量,本项目不允许分包、转包。 (二)投标人应确保投标文件中的人员信息及提交资料的真实、有效。 (三)投标人必须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漏采购方所提供的属国家秘密的信息和数据;未经采购方允许,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本项目的相关信息或数据。 (四)投标人需签署《政府采购投标及履约承诺书》,否则做废标处理。 |
备注:您的权限不能浏览详细内容,非正式会员请联系办理会员入网注册事宜,并缴费成为正式会员后登录网站会员区可查看招标公告、招名方式或下载报名表格等详细内容!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具体要求及购买标书操作流程按公告详细内容为准。
咨询联系人:李工
咨询电话:010-51957458
传真:010-51957412
手机:13683233285
QQ:1211306049
微信:Li13683233285
邮箱:1211306049@qq.com
来源:中国电力招标采购网 编辑:sfcx